新動態:在管基金近9萬億!頂流葛蘭和她的868位姐妹,幫你賺錢了嗎?
隨著“她力量”的崛起,近年來,公募市場中涌現出越來越多女性基金經理的身影,她們在投資市場中叱咤風云,守住投資者“錢袋子”,成為公募市場中的一抹亮色。
(資料圖)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3月8日,全市場公募基金經理有女性基金經理共869位,管理規模超8萬億元。有業內人士表示,投資要求基金經理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及耐心,女性基金經理在這一方面可謂得天獨厚。那么,作為從業者,成為基金經理的初衷是什么?對投資者又有何寄語?
她掌舵:在管規模超8萬億元
近年來,女性基金經理成為產品“掌舵人”的情況已不在少數。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3月8日,全市場公募基金經理有3283位,其中女性基金經理共869位,占比26.47%,在管共計4683只基金(份額分開計算,下同)。
從管理規模來看,截至2022年末,公募女將們的在管規模為8.93萬億元(合并計算值),占同期公募總體規模26.03萬億元的34.31%。同期,有28位女性基金經理的在管規模超千億,坐擁百億規模的也有多達254人。
具體而言,天弘基金劉瑩在管規模達7757.11億元,拿下榜單第一名。此外,任爽以4502.51億元的在管規模緊隨其后,排名第二。而建信基金于倩倩、廣發基金溫秀娟、匯添富基金徐寅喆、博時基金魏楨、南方基金蔡奕奕等5位女將的在管規模也均超3000億元。從上述基金經理的管理類型來看,均偏向債基或貨幣市場基金。
若從以權益類投資為主的女性基金經理的管理規模來排名,則當屬“醫藥女神”葛蘭在管規模最大,達到906.53億元,華夏基金榮膺、南方基金羅文杰分別以793.68億元、791.1億元的在管規模位列第二、三名。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募市場中也不乏任職十余年的資深女性基金經理,可謂在牛熊之間運籌帷幄,屹立不倒。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景順長城基金毛從容、長信基金張文琍、廣發基金李琛、陳少平等8位資深基金經理在任年限已超過15年。此外,還有45位女性基金經理的在任時長超10年。整體來看,全市場的女性基金經理平均任職年限為4年。
她成果:76%在管產品年化收益率為正
除了在管產品規模突出外,近年來,公募女將們更展現出了不俗的賺錢實力。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3567只由女將在管的基金幾何平均年化收益率收正,占其總數的76.17%。173只由女將在管基金幾何平均年化收益率超過10%。包括上述基金在內,共有789只基金幾何平均年化收益率超5%。
若拉長時間至近一年來看,截至3月7日,在主動權益類產品中,英大國企改革主題股票近一年收益率達到44.52%,斬獲第一,其基金經理為英大基金張媛、湯戈。此外,信達澳亞基金楊珂、前海開源基金范潔在管的信澳醫藥健康混合、前海開源中藥研究精選股票A\C近一年收益率分別為29.54%、27.54%、27.22%。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前述3位基金經理外,中銀證券張麗新、國金基金馬芳和姚加弘、建信基金馬牧青在管的中銀證券優勢制造股票A\C、國金量化多因子A、建信醫療健康行業股票A\C近一年收益率也均超過20%。
整體來看,優秀的女性基金經理在各類型投資類別中均有較為穩定的投資理念和突出的調倉換股能力,在投資策略上,公募女將們更展現著不同的“她風格”,備受投資者關注,更成為投資者津津樂道的話題。例如,被稱為“醫藥女神”的中歐基金葛蘭的代表作中歐醫療健康混合C,幾何平均年化回報為6.71%。匯添富基金基金經理過蓓蓓則以管理指數型基金見長,她的代表作匯添富中證主要消費ETF,幾何平均年化收益率為4.47%。同樣以指數型基金為優勢的女性基金經理,就不得不提到華夏基金基金經理榮膺,其在管規模達到793.68億元,代表產品華夏上證科創板50成分指數ETF的A類份額幾何平均年化收益率為3.74%。
而華商基金基金經理吳昊“掌舵”的華商高端裝備制造股票、華商競爭力優選混合、華商新常態混合、華商創新成長混合發起式、華商領先企業混合幾何平均年化收益率均超10%。在多年投研經驗積累下,吳昊的投資漸已覆蓋制造、消費、科技、金融等諸多領域。
不過,從當前數據來看,在管規模較大的女性基金經理,旗下基金幾乎被債基及貨幣市場基金所包攬。對于這一特點,瑞融資產首席研究員梁曉曼表示,女性基金經理在管規模主要來源于固收基金的貢獻。固收基金以研究為主,外出調研比較少,可能相對更適合女性。
她聲音:成為基金經理是機遇、是幸運
談及女性基金經理的優勢,博時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部ETF組副主管兼基金經理萬瓊表示,相較于男性來說,女性比較細心、敏銳,能更好地捕捉投資機會;同時,女性也比較耐心,有韌性,能夠更好地堅持擬定的投資策略;此外,女性還比較謹慎、細致,能夠更好地把控投資風險。
匯添富基金基金經理過蓓蓓也認為:“相比之下,女性通常會更加敏感細膩,能夠發現一些別人不太容易注意到的細節。比如很多女性基金經理在固收領域、消費品行業具有很強的投資實力,往往是因為她們對于細小風險的把控,對于商業模式的變化更加敏感。而男性可能對于宏觀方向會把握得更好。在工作中,男性跟女性的優勢可以互相結合,對投資也能起到更大的效用?!?/p>
在梁曉曼看來,投資要求基金經理有獨立思考能力,長期投資理念的核心要素更在于要有耐心,女性基金經理在這一方面可謂得天獨厚。
薩摩耶云科技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鄭磊也表示,根據行為金融的實證研究,女性投資者確實在整體上比男性更有優勢。擁有專業知識和操盤經驗的女性基金經理做出的投資決策往往更謹慎,而且直覺方面更敏銳,具有較高的平均安全邊際和穩健投資風格。從長期來看,這些特質有助于提高投資組合的長期表現。女性基金經理數量增長依賴這方面人才的增長速度,而在投資行業確實仍存在男多女少的現象,認識到女性在投資方面的長處,未來可能會有更多具有合適資格的女性投資經理被選拔到基金經理隊伍中來。
盡管金融行業是公認的競爭壓力大、內卷嚴重,但部分女性基金經理不但迎難而上,更樂在其中。萬瓊表示,“成為基金經理是機遇、是幸運,同樣也靠不斷的努力。個人比較喜歡這個行業,同事和同行都積極向上,不斷努力,保持進步,對我而言很有成就感。人的一生就是復利的過程,每天積累一點,把時間周期拉長,也會慢慢變得優秀。這也正如投資,需要背后持之以恒的專注與付出”。
華商基金基金經理吳昊則坦言,投資是個苦差事,每天都要與市場、產業和個股打交道,其更新迭代之快讓人應接不暇。在這種背景下,固守成規無疑是“刻舟求劍”的執念,所謂“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斷腕式的自省與自新,既是每天都要面臨的最大壓力,也是基金經理能夠與時俱進戰勝市場的活力源泉。
關于未來,南方信息創新基金經理鄭曉曦也送給投資者一句話,“祝福投資者、客戶投資順利,在2023年能夠‘兔’飛猛進”。
記者丨李海媛 郝彥
編輯丨汪乃馨
圖片丨東方財富Choice截圖、視覺中國
關鍵詞: